









No.16
〈時津旅渡〉
〈Time Travel〉
影像
Video
依照現場狀況調整
Dimensions Variable
《時津旅渡》是一件三頻的裝置作品,由三個不同空間背景的視頻,環繞構成整件作品。在描繪過程中,並不斷激發創作者過往的記憶和經驗,進而與作品產生血肉交融。
阿根納造船廠,曾是日治時代的金瓜石礦砂碼頭,之後又變成美國遊艇造船廠,如今卻淪為極具吸引力的「觀光廢墟」。面對著和平島的它,僅以殘牆廢瓦不斷訴說往日輝煌。
建於 1875 年的尊濟宮,是基隆最富盛名的地標。以其為中心形成的廟口生活圈,不僅是該地人文、宗教、社會的記憶與核心,更是外來人士要一探究竟的必選行程。百多年來,縱使人事更替、朝代交替、戰爭迭替…始終未曾改變它在基隆的唯一地位。
崁頂漁市,這是基隆最早發展的街道,完全呈現一個港灣社會該有的生活方式。其中糶手拍賣魚獲的行為,在日後融入了日本漁市的拍賣方式,但隨著時空變遷,也產生不少變化。
在作品中,作者也陳述自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所孕育出來的他-
「自細漢就有一段音樂一直留在頭殼內,昧記得彼到底是啥咪?一直到有一工,我給伊哼出來,媽媽問我,是按怎我攏會記得?
原來彼是媽媽在我細漢時,唱給我睏的一首日本囡仔歌。
它自彼工就留在我頭殼內,永遠變做身軀的一部份,不管我是毋是想要接受伊。」
作品〈時津旅渡〉榮獲第 17 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