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7
〈老人與海〉、〈大眾臉〉

〈The Old Man and The Sea〉,〈This Is a Living Place〉
〈老人與海〉不鏽鋼、雷雕壓克力片、文件 〈大眾臉〉相紙、厚紙板
“Stainless Steel, Laser Acrylic, File (~60 Pieces of 10x15cm Pictures) Photo Printing Paper, Cardboard”
依照現場狀況調整
Dimensions Variable

作品梳理了當代藝術與基隆人、海洋的關係,人們如何面對遙望無際的大海。作品〈老人與海〉討論的不僅是外在實存的風景,延伸到紀念物與肖像等意象之圖騰符號的延續,並以海明威小說《老人與海》作為東西方文化的橋樑,連結圖像學與文化異質性,並從書中的圖像材料與基隆漁民的元素進行創作。第二件作品〈大眾臉〉是一個在將臨時展覽空間與周圍環境以及周圍的日常生活聯繫的計畫。從附近居民、漁民的肖像中,創建並展出一系列浮雕面具,讓來基隆的觀眾和附近居民之間建立一種面對面的舞台,以識別內在虛擬影像與外部真實的面容。讓既視感存在每個基隆人的記憶之中。

莫珊嵐|

Margot Guillemot

法國藝術家莫珊嵐,1993 出生於愛爾蘭科克,現生活與工作於臺灣。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2017 年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獲選人、2016 年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地中海高等美術學院創作碩士。莫珊嵐以數位科技作為創作的主要依據,探討科技以何種方式介入常民生活 並從中提取部分元素進行創作,以及如何從無形的記憶中,如何以數位方式重建都會建築風景的可能性。 並從在地性的人與景作為元素,探討新人類在科技之間交雜層疊的共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