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14
〈港邊的煙與結構〉
〈Smoke & Structure by the Harbor〉
雷射光陣列、煙霧、電腦程式
Laser array, Smoke, Computer program
依照現場狀況調整
Diamensions variable
光依附著煙穿過遺構,朝正濱漁港流去。光依附著煙越過造船廠,在阿根納的天空盤旋列隊,看著當年曾經的繁忙與喧囂,對岸的人們則遠眺著當代的光構,並且可能懷抱著對明日的想望。
舊的崩解中,新的冉冉而去。
〈港邊的煙與結構〉是一座大型的雷射陣列裝置。應用阿根納遺構的三大座牌樓格狀結構體作為光結構發生的載體,取遺構中相對較完整的第二棟建築體上,在二、三層樓面上製作雷射光束與煙霧陣列,由遺構的中心向外左右放射,連結解體中的建築,而人的視線與想像則賦予縹緲的光生命。彷彿是擴增而出的虛擬建築體,光束將三棟空心的結構體連結而起,為遺留下來的百年遺址注入新生能量,而冉冉升起的煙霧,也喻示著百年至今阿根納曾經的繁忙與喧囂。
特別感謝:台灣電力公司、台灣糖業公司

張方禹|
AKA CHANG
光之藝術家。專注於各種發光媒材的質地與溫度感知,應用光的媒材形塑結構,涉及空間與聲音之間的關係。開創首個以中文書寫的VJ資訊平臺「燧人氏Zuirens」,是臺灣當代VJ文化興起的重要推手。作品《奧斯陸的雨林》入選臺北數位藝術獎(2008)、音像交互作品《六月球兒》入選2020高雄獎。